40001百老汇(中国)有限公司-Official website

校友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 -校友风采 -正文

学长榜样83 | 黄纪云: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

来源: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2-26    浏览次数:

编写语

1933年以来,40001百老汇官网

高举“光大国族、造福人群”精神旗帜

立足浙南大地

培养了25万余高素质人才

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

40001百老汇官网校友办推出

“学长榜样”系列访谈栏目

聚焦校友一往无前、不负韶华

的拼搏岁月

探寻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历程

展现温大人迎接挑战、奉献青春

的榜样故事

希望激励更多的温大人

努力拼搏、奋发成才

传承发扬“求学问是、敢为人先”

的校训精神


校友简介

黄纪云,男,1961年9月出生,温州乐清人。1981年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(现40001百老汇官网,以下简称温师专)中文系。1993年至今创办乐清育英寄宿学校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、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、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、温州育英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等院校,并于2006年组建浙江育英教育集团。现任浙江同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浙江育英教育集团董事长。先后获杭州市委市政府颁授的“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“杭州市杰出成就教育家”等称号。出版诗集《黄纪云短诗选》《岁月名章》《宠物时代》,先后创办大型诗刊《星河》《诗建设》。

 

2023年2月9日,我与黄纪云校友相约杭州钱塘江畔。见面后,他拿出了自己的两本诗集,《岁月名章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)和《宠物时代》(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),另外还有一本未出版的百余首近作。这位17岁走进温师专中文系的男生,经历求学、从教、创业、办学的酸甜苦辣,趟过45年的时光河流,最终回归诗歌伊甸园。回首来路,坦诚的黄纪云眼含笑意:“是母校在我心里种下了诗歌的种子。”

 


海岛少年走进大学校园

黄纪云1961年出生于乐清雁荡山脚下的西门岛,是岛上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少年黄纪云在当地就小有名气,不仅读书成绩优秀,书法比赛也拿第一,他常作为学生代表去大荆区交流学习经验。小学毕业时更以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初中,入学时校长、班主任站在校门口迎接的那一幕,成为他记忆深处的荣耀时刻。在雁荡中学读高中时,他仍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,担任班长、校团委副书记。只是那两年正值“文革”末期,没学到什么知识。

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,刚刚高中毕业的黄纪云心里没底:“我知道自己没学好,不抱什么希望。”但让他没料到的是,第一年高考不是栽在成绩上,而是政审不过关,他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。16岁的黄纪云只好跟着父亲去造船。

1978年,雁荡中学惜才爱才的盛笃周老师托人转告黄纪云,赶紧回来复习考试,政策变了!黄纪云背着书包回到校园时,离高考只剩下三个月时间。最终,命运引领他走进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大门。

黄纪云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之一,很快他就发现和同学们的差距,自嘲是“井底之蛙”:班里年纪最大的同学生于1948年,比他大13岁,几乎隔了一代人。他们阅历丰富,见识广博,有的支边归来,有的是退伍军人,有的带薪读书,有的已是孩子的父亲……

虽然大家经历各异,但彼此间友爱互助,学习氛围浓厚。黄纪云和几个同学成立了读书会,一起分享各自感兴趣的书籍。数学系一位同学喜欢心理学的书,同班同学王俭美酷爱美学的书,黄纪云则倾心于历史、诸子百家的著作。学校图书馆、校外公园里,留下了他们谈笑阅读的身影。

在温师专,黄纪云还遇到了一生的良师,如教写作的姜嘉镳、教文艺理论的胡焕光、教外国文学的陶冶我等,他们都以自己的人品学识影响着他。他至今记得帮陶冶我老师搜寻资料写关于鲁迅《自嘲》诗的辨析文章,陶老师阐发的独到见解令他耳目一新。

“不安分”的黄纪云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学习,忽一日他在校园里发现了宝藏——偏居一隅的《汉语大词典》编写组有许多从未见过的古籍、线装书,引起了他的好奇。他观察到编写组里有位老人家常独自去食堂打饭,便主动上前帮忙,一来二去就混熟了。老人叫高益登,是编写组的工作人员,巧的还是乐清老乡。操一口乐清话的老人满腹经纶,能背诵《十三经》及注疏。黄纪云一有空就往编写组跑,老人手把手教他读《孟子》《庄子》。编写组里的马锡鉴教授很惊喜,竟然还有年轻人如此痴迷古典文献,他鼓励黄纪云坚持下去,今后走古典文学的研究之路。

有幸和马锡鉴先生对话,是黄纪云青春记忆中的骄傲。但是他没能沿着高先生和马先生的指引走下去,因为他又被更加绮丽的风光吸引了——编写组里汇集了各类图书,当他翻开朱生豪翻译的《莎士比亚全集》时,那个华美、壮丽、激情的世界,让他再也无法自拔。还有易卜生、郭沫若、曹禺,他一路追寻着,读着,如痴如醉。

按捺不住的情感要喷薄而出,这个中文系大二的男生开始写诗。回忆和诗初纠缠的时光,黄纪云笑说那时的自己,“不修边幅,疯疯癫癫,像个诗人”。他的诗作《回忆》《海滨夜话》第一次变成了铅字,刊发在1979年温州市文联刊物《瓯海》创刊号上。

 

▲2014年在雁荡山

 

为母校捐助千万元

“写诗真的会上瘾!”三年大学时光就从笔下轻轻滑落。1981年黄纪云毕业后到乐清县大荆印山中学任教,很快脱颖而出。任教第一年他成为大荆区语文教研大组的组长,频繁开公开课。民办教师转公办参加考前培训,主讲初中语文的是他;没教过高中,但为高复班开课的还是他。上课上出了名,两年后,他被调到乐清城区中学任教。

但黄纪云内心觉得教书只是谋生手段,书架上最醒目的地方摆的仍是诗集。他把泰戈尔《吉檀迦利》中的诗一首首抄下来——这,才是他的最爱啊。

然而,诗意的梦幻终究没能挡住生活的风雨。黄纪云毕业后分配住在庙里,瓦缝间的灰尘常飘进饭碗,屋内漏雨冲刷出地面道道沟壑。面对无处栖身的窘境,年轻妻子掉下的眼泪唤醒了黄纪云,他收拾起所有的诗集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赚钱!

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,乐清的民营企业正蓬勃发展。黄纪云利用寒暑假跑供销、拉业务,与朋友合伙开起了酒店。后来还办五金配件厂、生产离心管的企业,赚来了人生第一桶金。他同时还在高复班上课。最忙的时候一星期要上六天课,早上、下午、晚上三个时间段排得满满的,有时还是七八十人的大课堂。他讲着讲着,声音都发不出来了。每天累得倒在床上的时候,他甚至想:明天还起得来吗?

1988年黄纪云选择了辞职。他和合作伙伴一起,经过多年努力,创设了浙江同有控股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实业投资、市场经营、投资管理等业务,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、电子通讯制造业、商业地产、物业管理等领域,实力雄厚。

与此同时,黄纪云还抓住时机,创出“育英教育集团”的一片天地。1992年乐清县教育局想办一所学校,满足先富起来的乐清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有经济实力、懂教育、善管理的黄纪云成为最佳人选。这所乐清育英寄宿学校创办后很快成为浙江省的典型,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,更为乐清市造就了第一位小学段特级教师、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。

彼时正值民办教育的春天,黄纪云去广州参观时,直呼“那么大的民办学校规模简直把我看傻了”,他下决心向外拓展教育版图。在瓯海区政府的支持下,1996年,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——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与合作伙伴联合创办。2022年浙江高考状元凌晨同学就出自这所学校。

短短几年间,黄纪云构建起颇具规模的“教育集团”——1998年在杭州下沙创办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;2000年接收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,转制分成小初部和高中部;2016年创办了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;2022年创办温州育英实验学校教育集团。

在不断摸索办学的过程中,黄纪云提出了“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”的理念,即“学校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,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,学生成才全心全意为祖国和人民服务”,成为旗下各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。

近些年,浙江育英教育集团建设的重点落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。这所学校创造了两个“第一”:浙江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公民个人兴办的民办高等院校,第一所进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高等院校。1999年、2003年、2009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、习近平、赵洪祝先后来校视察,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成效。

黄纪云很欣慰:“母校是培养教师的,我从教师变成学校的创办者,办了几所有品质的学校,也算对母校有个交代。”2023年适逢40001百老汇官网90周年校庆之际,黄纪云决定捐资1000万元奖教助学,鼓励学生潜心学习,助力母校人才培养,他衷心祝愿母校建设一流大学,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。


 ▲2008年在杭州办公室

 

再度踏进诗歌的殿堂

1986年初为人父,黄纪云写下《给我的女儿》,此后辍笔20年。他曾经告诉班主任姜嘉镳老师自己不写诗了,等赚了钱再写。姜老师说:诗可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,需要平时的训练和积累。姜老师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。

三十七八岁正值盛年,事业有成,黄纪云却突然刹住脚步,开始追问自己的内心:商业领域的成就并非安身立命之所在。“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师范生,我还能做什么?”

此前他一门心思往前冲,之后的日子开始沉下来。读小学时,老师因他的名字“纪云”过于禅意而改为温州话同音的“继荣”。黄纪云说,“继荣”这个名字适合年轻时向前冲,现在他要改回本名,寻回内心的淡定与从容。

2007年,经一位编辑引荐,黄纪云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骆寒超会面。黄纪云早年就从姜嘉镳老师那里听说过骆老师年轻时被打成“右派”下放到温州永强中学教书的经历。他奉上旧时诗作,骆老师大加鼓励:你有诗歌才能,语言能力、形象思维能力都很不错!

与诗歌久别重逢,黄纪云内心澎湃。过往的人生、家族的旧事、荒诞的现实、生命的思考,都镶嵌在字里行间,2009年至2013年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。骆寒超教授欣然为《岁月名章》作序,称道:“从把握诗歌世界的角度看,黄纪云的诗一贯追求意志高扬、世纪反思、人生观照、心灵絮语式的抒情。”海南大学教授耿占春在评论文章《我们都有一个负债的灵魂》中认为:“黄纪云的诗歌写作向外扩展至整个社会与历史层面,向内延伸到记忆与心灵的深处。……事实上,这些诗篇提供了与无数人命运关联着的一部乡村中国社会生活史。”

面对诗坛众多的点赞,黄纪云说:“我很清醒,艺术的东西非常深奥,无边无际,是需要用生命去对付的事情。”他真诚希望如今的校园诗人们把写诗当作语言创新的方法和手段,探究汉语言创新的可能性;守住中国诗歌的传统,直面人生,回归到“一粒尘埃”的个体;学习西方诗歌成熟的技术,提升语言容量。

谈诗论艺,黄纪云依然有掩不住的少年激情。已逐渐淡出经营事务的他,谋划着把未来交给诗歌和书法,那心绪,恰如他的诗句:“让我的脚步,在这冰上,踩出火花,踩出春天的声音”!

联系地址: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茶山校区 联系电话:0577-86598000
传真:0577-86586000 邮箱:wzdx@wd.edu.cn

Copyright © 2022 40001百老汇官网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

温大公众号

温大抖音号

校友公众号

XML 地图